陈守业简介
对82岁的陈守业来说,这套“遍体鳞伤”的研钵是他70年的好伙伴了,陪着他在中医之路上前行。
10月13日下午,在鹤壁集镇后蜀村陈守业的家中见到了这套已有百年历史的研钵。
父亲将研钵传给他
见到该研钵时,它正静静地躺在药柜的方格里,径口约10厘米,四周缠了一圈白色的胶布,能清晰地看到裂痕,有些地方已出现缺口,研杵和小刷子整齐地放在研钵中。凑近一点,依然可以闻到一股药味儿。
看到眼前的研钵,陈守业想到了他的父亲。“这是我爹留给我的,我爹用了一辈子,眼看着我也要用一辈子了。”陈守业笑呵呵地说。
陈守业的父亲是个医生,对看疮很在行,一直把这套研钵当成宝。
说起自己的父亲,陈守业非常自豪,他拿出父亲的行医证给看。行医证已经泛黄了,甚至有的字迹已经模糊,但陈守业一直珍藏着。
据陈守业回忆,他12岁时就成了父亲的得力助手,只要父亲出门帮人看病准会带上他,为的就是让他早早学会这门手艺。
“看得多了,加上父亲不断地教,很快就学会了,父亲就把他最心爱的研钵交到我手上。”陈守业摸了摸研钵说,“表面看,父亲是交给我一套研磨药物的工具,其实我知道,这里面包含着父亲的期望,他希望我把他的手艺传下去。”
他希望把研钵继续传下去
说起研钵外的白色胶布,陈守业的情绪稍稍有些低落。陈守业说,大约30年前的一天,他正在磨药,突然来了一位病人。他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去给人看病,没来得及把研钵收好。那时陈守业的孩子还小,在屋里跑着玩,一没留神就把研钵撞到地上。
“听到研钵掉到地上的那个声音,我的心都碎了,我赶紧把它捡起来用胶带粘好。”陈守业说,还好桌子不算高,摔得不严重,粘好了还能继续用。
看到药柜中还有一套白色陶瓷研钵,看起来很新。陈守业的老伴儿说:“看他整天用那个旧的,孩子就给他买了个新的,可他就是不用。”
陈守业听到老伴儿的话就反驳:“你知道什么呀,旧的用着有感情,再说也习惯了不是?”
说起将来怎么安置这套研钵,陈守业在耳边轻轻地说:“希望孩子能接手,让它一辈子又一辈子地传下去。”
之后,陈守业小心翼翼地摸着研钵,嘴里不停地念叨:“一定会有人接手的,一定会传下去的。”
明白,陈守业是希望把父亲传给他的手艺和研钵一起传给后人。
上一篇:徐记林简介
下一篇:如何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