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港信息港!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赵相成简介

    时间:2013-03-26 08:14:12  编辑:  来源:???????  浏览:76次   【】【】【网站投稿

     3月25日上午,在淇滨区钜桥镇盘石头新村,记者见到了烈士赵相成的儿子赵康山。说起父亲,赵康山一脸骄傲,在他浓重乡音的讲述中,我们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
      赵相成,1922年出生于我市大河涧乡盘石头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12月入党,1946年被任命为汤阴县一区(现鹿楼乡)武委会主任,1948年7月3日在一次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盘石头村北依牟山、南临淇河。在淇河北岸,有一座破旧不堪的茅草屋,赵相成就出生在这里。
      当时,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剥削、苛捐杂税,绝大多数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赵相成家里非常穷,连一亩地也没有,只得靠给别人做长工过活。赵相成的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聪明懂事的儿子身上。
      赵相成7岁时,全家人抱着争口气的思想,勒紧裤腰带供赵相成上私塾读书。赵相成勤奋好学,进步很快,颇得教书先生的喜爱。可没上几个月,家里生活实在维持不下去,赵相成便不得不含泪辍学。
      后来,赵相成的父亲和小妹妹相继饿死,赵相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盘石头村首批党员之一,年轻的战斗英雄
      1943年秋季,党组织在农村的力量逐渐壮大,盘石头村成立了农协会、民兵队,赵相成带头报名参加,并被选为民兵干部。
      从此,赵相成的手里有了枪,他的心更加坚定。“这枪的分量俺清楚,俺什么苦都吃过,什么难都熬过。是共产党、毛主席搭救了俺,如今又给俺发了枪,俺什么都不怕了。从今往后,一个心眼儿,跟日本汉奸反动派拼到底,跟党走到底!”
      1943年12月,赵相成成为盘石头村的第一批党员中的一员。在入党仪式上,他举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赵相成把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当时,当民兵干部风险大、困难多,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安阳、汤阴仍龟缩着日本的残余军队,伪军、土匪横行乡里,四处骚扰,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赵相成担负起“打击敌人,保卫家乡”的任务,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
      凭着机智勇敢,赵相成多次被部队领导和县武委会评为战斗英雄,当地的老百姓一提起赵相成,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但豪强地主、还乡团对赵相成恨得咬牙切齿。
      1947年秋季,在战场上对赵相成无可奈何的敌人,派人偷偷烧了赵相成家的谷垛。那可是一家人一年的口粮,这件事让赵相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仰。
    为掩护战友撤退
    壮烈牺牲
      1948年6月,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面胜利。赵相成遵照上级指示,带领民兵队昼夜出击,活跃在宜沟附近的十几个村庄里,帮助乡亲们割麦打场,消灭来抢粮的匪徒。敌人急红了眼,1948年7月3日,还乡团、会道门等反动组织勾结国民党驻安阳四十军秘密出动,偷袭赵相成领导的民兵队。
    敌人数倍于我,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汤阴县委提前接到情报,立即通知赵相成转移。当夜,郑家屯被包围了。
    赵相成临危不乱,沉着地指挥队伍:“同志们,别慌张,带好自己的武器!”他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好队伍。
    民兵呈战斗队形,向西突围,但连闯三次都被敌人密集的火力压了回来。
    民兵们一时没了办法。赵相成当机立断,立即改变突围方向,指挥队伍分散开向东突围。“东面敌人防守薄弱,突围有希望,要快!”赵相成说。
    突然,一颗流弹击中了赵相成。他倒在了地上,鲜红的血从腿上的伤口处涌了出来。
    “赵相成,队长……”两个民兵喊了起来,想过来搀扶他。
    赵相成挣扎着想站不起来,可他努力了几次还是失败了。这时,两个民兵对他说:“我们背你走!”
    敌人越逼越近,情况紧急,但三个人的行进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不行!”赵相成猛地推开搀扶他的手,“我打掩护,你们赶快突围,快走!”
    民兵们还想说什么,可看到赵相成坚定的眼神,无可奈何地离开了赵相成。
    赵相成甩出几颗手榴弹,双枪在手,左右开弓,将敌兵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自己身上。民兵们趁机冲出了包围圈。
    最终,赵相成牺牲在了敌人的机关枪和刺刀下……
    家人盼望
    烈士迁葬烈士陵园
      赵康山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牺牲后,被葬在了大河涧乡的将军墓村。前些年,他们从盘石头村搬到钜桥镇盘石头新村时,把赵相成的坟墓迁到了附近的山上。
      赵康山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68岁,“我老了,我爸埋在将军墓,山高路远,照顾起来很不方便,希望父亲的坟墓能早日迁到烈士陵园。”
    039221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