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纲亮简介
“不好意思,有点事耽搁了,让你们等这么久。”说话的是淇县北阳镇王庄村党支部委员、大学生村官”、淇县第一家家庭农场农场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岳纲亮。8月6日上午9时,来到淇县联发种植合作社时,他刚从县城内的办公点赶来,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就赶到地里察看枣树的成活情况。
虽然几经坎坷
但他从不放弃
“这片地里的枣树咋成活率这么低?”察看时,岳纲亮发现了问题。站在一旁的岳纲坚解释:“这块地流转时间晚,枣树种植得晚,所以成活率不高。”岳纲坚是淇县北阳镇常屯村村民、合作社成员,平时主要负责常屯村附近土地的管理工作。看他们说话熟络,记者便好奇地问:“岳纲亮平时来地里看吗?”“只要他不是在外面跑项目,来地里准能找到他。”
在岳纲坚看来,今年三十岁出头的岳纲亮绝对算得上是个能人。“大学毕业后,他回乡与亲戚共同投资100多万元创办了一家小型化工厂,运行不到4个月,由于工人疏忽,一场大火把厂子烧得所剩无几。”岳纲坚说,那件事后,岳纲亮没有消沉,后来又接手了一家黄板纸厂,自己一个人身兼厂长、会计、采购、炊事员、门卫。“冬天下大雪道路湿滑,他骑着摩托车,一边扛着工具,一边扶着车把,途中翻了好几次,爬起来又继续往前骑。”谈起这些,岳纲坚至今仍记忆犹新。
紧跟政策让他一路领先
后来,国家支持农业合作社的政策让岳纲亮看到了机遇。三年前,岳纲亮响应国家政策,结合淇县农村实际情况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北阳镇新庄村流转土地630余亩,种植粮食、露天蔬菜、特色蔬菜以及苗木花卉。
在合作社的办公大院对面,记者看到一片近40亩的绿化苗木,东侧是一片空地。“这片地套种的西瓜和茄子刚刚收完,接下来准备种西蓝花。”淇县北阳镇王庄村村民张治中告诉记者,“今年我家里的8亩地全部流转了,合作社每亩支付给我1100元,加上在合作社打工赚的钱,一年净收入2万多元不成问题,比自己种地强得多。”说到今年的收入,张治中脸上堆满了笑容。
“现在,俺们合作社有成员360多人,种植露天蔬菜300多亩,日光大棚就有10多个。”岳纲亮说,通过种植10余种特色蔬菜,预计蔬菜年产量可达3200多吨,年销售收入可达1700多万元,年利润300多万元。
今年,岳纲亮又注册成立了鹤壁市第一家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淇县北阳镇段沿线共流转土地2870亩。谈到今后的发展,岳纲亮说,未来3年~5年,他计划利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这近3000亩土地,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综合发展格局,带动更多农民致富,为社会提供更多绿色安全的食品。(陈静)
下一篇:如何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