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新农合问题说明信息
鹤壁群众反应,10年和11年的新农合资金不让用的问题。后来县农合办迫于上级的压力,让我们把这两年的处方等手续给交到乡农合办,县农合办说要下来入户核查,这是合乎规范的,就刚开始核查了几家(他们是7月中旬拿到钱的),但大多数都没有核查,现在将近3个月了,他们以种种借口迟迟不下来核查,我们的钱还拿不到手,太伤心了,马上就要进行2014年的新农合筹资了,你让乡医们还怎么有积极性去动员老百姓参加新农合? 最后问一句,这钱是不是被挪用了?
淇县有关部门表示:新农合制度是国家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防止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而出台的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新农合资金是农民群众的“救命钱”。多年来,淇县新农合工作本着保障资金健康运行,农民群众更大限度受益的工作态度,科学测算,严格监管,新农合工作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群众反应的问题,淇县于今年开始逐步解决。
淇县176个行政村经过对各村定点医疗机构未录入微机的补助信息进行摸底登记、逐一核对。共涉及资金70万元,为保证乡医正常业务收入,同时,防止套取老百姓新农合资金的现象在淇县发生,从6月份开始,县新农合办公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有序进行核查与监管,每村至少核查10户。对核查无误的资金,当月月底及时进行拨付。6月份共拨付门诊统筹资金6978人次23.45万元,7月份又拨付门诊统筹资金2657人次10.79万元。核查中发现不属实的2户,我们对弄虚作假的村卫生所资金停止拨付,并做出了相应处理。
除核查门诊统筹基金外,为严格控制新农合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新农合办按照“2111” 监管制度,根据“三进三访”工作法,每月还要进医院(每月对公立医院至少检查一次,民营医院至少2次)、进病房(查病历书写规范、不合理用药)、进村所,访医患、访病号(对5000元补助以上均核对)、访农户(对外伤逐一调查核实)。新农合工作人员为加快进度,牺牲节假日,冒着酷暑进行督导核查,时至今日,除保证正常工作外,还按程序每月对全县7个乡镇分别抽查3—5个村卫生所,每所抽取10户参合患者核对,一经核实,在次月划拨新农合资金。而群众反应的以种种借口迟迟不下来核查是凭空想象的,至于说钱被挪用更是不属实。
从5月份、6月份、8月份,群众反应问题至今,他直接向上级反应的有些问题均是凭空猜测、毫无依据的,且大多与事实不符,群众从未到新农合办公室进行咨询,又不提供自己的联系方式,他这样做既影响了新农合正常的工作秩序又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希望群众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到新农合办公室进行咨询。同时,我们也将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资金管理,优化工作作风,细化工作措施,用好每一分新农合资金。使淇县的新农合工作做得更细、更好、真正达到“群众得实惠,医疗单位促发展”的目的。
下一篇:如何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