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小港信息港!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小港信息港 热点资讯 鹤壁企业动态  鹤壁市第四中学漫谈

    鹤壁市第四中学漫谈

    时间:2013-07-01 13:52:28  编辑:  来源:???????  浏览:88次   【】【】【网站投稿

     作为目前鹤壁市在校师生最多的初级中学,自1964年建校以来,鹤壁市第四中学(以下简称四中)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在生源与教师不断向淇滨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四中仍扎根于山城区,保持着盎然生机,桃李遍天下,美名传鹤城。这背后凝聚着无数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高建业就是其中一员。2011年底,高建业来到四中任校长、党支部副书记,为这个享誉鹤城的老牌名校的继续前进充当了“发动机”的角色。老牌名校的优势与困惑  高建业1984年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教育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鹤壁市第二中学、市教育局工作。2007年,他担任鹤壁市第二中学校长,2011年底,他担任四中校长。

    长期在教育战线摸爬滚打,高建业非常了解四中的情况。作为一个拥有200余名教职工,3000余名在校生的大校,四中有着自己的优势:学校规模大,师资队伍底蕴厚,管理能力强。
    居安思危,乃长远之道。在辉煌的历史面前,高建业并未被名誉和光环所迷惑,他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存在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不少教师都寻求向淇滨区搬迁、调动,不少骨干教师都想调到淇滨区任教,学校面临着人才流失的现实问题。
    “骨干教师想走、年轻教师跟不上来,这是当时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高建业认为,当时学校很多教师存在职业倦态的现象,很多老师工作尽心尽力,可成绩与预想目标相差较远,心力交瘁。学校很多老师在淇滨区居住,每天早上6点就要坐车来山城区上班,每天很晚才能回家,有老师认为这样的工作是在透支生命,老同志想提前退休,新同志上有老下有小却照顾不到家庭,心存不满。
    其次,由于多年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和形式,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定位教学工作,重智力培养、轻整体素质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作为一所老学校,教学设备、基础设施日益老化,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等硬件设施都亟需更新换代。对症下药
    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幸福感  面对学校当时的状况,高建业提出了“保稳定、抓基础、促提升”的办学思路,并确立了“用先进文化引领,实施素质教育,学生成才,老师成功,学校发展”的办学理念。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如何让教师积极工作,自觉自愿地工作,是高建业思考的重点。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他认为一方面应争取让学生成才,另一方面要让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提升成就感、幸福感。
    为了“保稳定”,学校在资金比较紧缺的情况下,尽力改善教学环境,实施“靠环境留人”的策略。学校为每位任课教师配备了1台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并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塑胶操场,增添了“教工之家”的活动设施,在教工中开展拔河、包饺子、书法、运动会等趣味比赛,丰富了教职工的生活。
    因为学校家住淇滨区的教师比较多,学校为此增加了班车次数,每天3趟班车接送教师,学校领导还让出公务用车,送晚上加班的教师回家,同时解决了奔波于淇滨区、山城区之间教师的午休和就餐问题。
    2012年,学校调整中层领导干部,一批年轻人进入了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学校借此激发了年轻人工作的积极性。
    以上工作思路的调整和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点燃了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在解决了思想问题之后,高建业认为课堂教学和管理改革的时机已经水到渠成。四中教师:
    他是位教研业务型校长”  高建业平日酷爱读书,他的办公室内堆积着厚厚的书籍与报刊。高建业认为,为人师长,首先应从自身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在高建业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教师如何写导学案》的书籍,他为每个教师都发了一本。通过读书学习,让老师学会如何写导学案。改变过去针对某节课单纯备课的做法,将生命课堂教学方法穿插进去,让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方法。”高建业说。
    教师的进步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为了加强教师的学习,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业务培训,集体备课;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开设班级管理大讲堂”和“生命课堂大讲堂”,为教师之间交流教育教学经验搭建平台。今年上半年,学校共申报省级课题1项,市级课题6项,在省、市教育部门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四中的获奖教师达70余人次。
    作为学校的带头人,高建业更是严以律己,自觉学习,每次他都会将学习体会整理出来,写成论文,让教师们共同学习探讨。《谈课堂教学中的“假”现象》、《做幸福的教师》、《造就自己的精彩——谈青年教师的成长》等论文都让教师们受益匪浅,用教师们的话讲,“高校长是一个典型的‘教研业务型校长’”。
    高建业先后有10多篇教学教研论文获省优秀论文评比一、二等奖。数万字的教案被收入教师教学用书,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他先后获得教学教研先进个人、鹤壁市学科带头人、省实验教学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鹤壁市三个一人才”等荣誉。以德立人
    让师生全面发展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应是思想的管理。”高建业说,以德立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所在。
    与学生同成功,让生命更精彩,师生共同学习成长,学生成功了,教师自然会有一种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
    高建业明确了教师的职业追求。学校一方面加强师德建设,制定了《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开展“情满校园”师德标兵评选活动,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和师德演讲比赛。另一方面重视教育理论的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教师头脑,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师有德、学有德。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高建业把学生的德育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
    学校首先构建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德育体系,并设有专门管理学生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重点抓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德育要从细节上抓、基础上抓。”高建业说。
    每个班级都制定了班规,政教处针对班规对班级进行考核,实行班级量化考评;班级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档案,每周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教育进行一次小结,并让家长查看档案、评价并签字;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活动,狠抓学生的德育工作。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应是学生成长信条  “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应以单一的成绩为评价标准,而应从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来衡量,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应是学生成长的信条。”高建业说,“我乐学、我会学、我努力、我成功才是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通过构建生命课堂,学校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以往“满堂灌”式的教育方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学校开展了“开门听课”、“关门评课”、“学校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可随时入班感受课堂教学。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中举办了科技节、艺术节,还成立了学校合唱团,将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让学生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桃李争春、团结奋进。近年来,四中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全国示范性家长学校”、“河南省首批校园网建设示范校”、“河南省实验室建设示范校”、“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心理教育实验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鹤壁市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教育先进校”、“鹤壁市九比一争活动先进校”、“鹤壁市党建带团建先进单位”、“鹤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鹤壁市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鹤壁市数字化示范校”、“鹤壁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多项荣誉。
    最新入驻机构
    0392210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