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才简介
“别人都去山里收中草药,你却在平地上搞种植,能长出来吗?药效行吗?”很多人对李存才搞的中草药种植表示过怀疑,可他不仅办起了中草药研究所、成立了鹤壁市第一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还成立了党支部,长期帮扶贫困农户。面对各种质疑,干出成绩才是最有力的证明,如今向他请教中草药种植技术的人络绎不绝,还不断有人加入他的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有新意才有竞争力
谈起如何产生种植中草药的想法时,李存才很是兴奋。
“以前我养过猪、养过羊,从养殖、屠宰到销售全都搞,可是没成功,厂子在1997年倒闭了,当时欠了别人100多万元。”李存才说,背债的滋味很不好受,在家闲不住的他就到东北、山东等地去考察项目。2002年的一天,陕西的一个朋友叫他过去玩,当他们来到黄龙县时发现这里很多村民在卖中药连翘,0.8元一公斤。后来他了解到,山西稷山县收中药,连翘2.4元一公斤。发现商机后,李存才马上向朋友借钱,开始两地倒卖挣差价。
“从三轮车换成大卡车,后来陆续开始其他药材,多的时候一天能挣1.6万元,挣来的钱马上用于还债。”李存才说,“当时我就产生了自己种植药材的想法,这个项目浚县还没人做,我是个敢冒险的人,有新意才有竞争力。”2003年李存才回到了浚县,与朋友合作办了浚县第一家中草药研究所,研究本地适合种植的中草药。
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
“我查阅资料发现,浚县的野生中草药材有200多种,我坚信肯定能找到适合平地生长的中草药。”李存才说,“刚开始朋友给我提供药材苗和种子,我在浚县试种,压力越大动力就越大,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栽培成功了甘草、金银花、黄芪、板蓝根、连翘、皂角等多种中草药。”
李存才对记者说:“2007年我开始小面积种植,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刚开始的草药苗或种子都是赊朋友的,从半亩地、1亩地到10亩地,头一年挣了4万多元,除了给工人工资、平时水电费以及租地费用外所剩无几,不过我很看好中草药的发展前景,一直这么坚持着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过程虽然艰苦,但目前的成绩还是很喜人的,现在我的中草药生产基地达到4000多亩,品种也达到了40多种,年产中草药800余吨,每年净挣20万元左右。”
大家富了才算真的富。
“看到我种植中草药挣了钱,附近的乡亲朋友纷纷过来询问种植技术,我想一个人富不算富,干脆把对种植中草药有兴趣的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岂不更好。”李存才说,2008年他办起了鹤壁市第一家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民自愿入社。
合作社以统一生产计划、统一供应良种和农资、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规范化管理、统一商标品牌、统一包装销售回收中草药产品,从根本上保证了中草药的品质,并设专人对每个中草药品种的整个生长过程详细记载制成生产记录,存档备查,合作社还为困难户免费提供种子、药苗。在与全国各地的客商建立了稳定的营销网络后,为广大种植户搭建了一个增产创收的效益平台。
李存才说:“为进一步提高中草药种植的效益,好的中草药销往全国各地,下脚料由合作社聘请的专家研制兽用中草药,提供给养殖户。目前,我社兽用中草药生产规模已达到每年300吨,能为鹤壁市内外500余养殖场(户)提供兽用中草药。”
“2011年,为给合作社创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经申请县直工委批准,我社成立了党支部,发展党员带头种植中草药,从而带动村民快速致富。”李存才说。
目前,该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吸纳社员200多人,浚县王庄镇西枣林村的张贤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5岁的他以前做物流,一年到头辛苦不说还挣不了多少钱,因为他经常运输李存才的中药材,后来便加入合作社,并于2012年成为党员。他在老家种植了20亩薄荷和皂刺树,现在一年能挣8万元左右。(席波 原昆鹏 赵宏喜)
下一篇:如何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延伸阅读: